行業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在今年的秋冬季攻堅行動方案中,一律沒有涉及強制性錯峰生產、大范圍停工停產等要求,堅決反對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10月29日上午,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秋冬季,各地要嚴格依法依規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
劉友賓在發布會上介紹,據預測,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2020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偏差,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進一步加大了大氣污染治理壓力,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抵消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近日,生態環境部聯合有關部門和地方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對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進行了整體安排和部署,提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全面完成2019年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秋冬季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
“今年秋冬季攻堅行動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對過去行之有效的、好的經驗和做法持續予以推進。”劉友賓指出,在保持工作連續性的基礎上,今年秋冬季攻堅行動更加強調依法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根據《行動方案》,今年秋冬季將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要求各地根據《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夯實應急減排措施,實施企業分類分級管控,達到A級的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可不采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適當少采取減排措施。
劉友賓介紹,在確定2019-2020年秋冬季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時,充分考慮各地工作實際和操作性,依據各城市上個秋冬季PM2.5濃度值與過去兩個秋冬季累計下降幅度分別進行分檔,設定各檔改善目標,上個秋冬季PM2.5濃度越高、累計下降幅度越小,本秋冬季目標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