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新聞3月11日至12日,集團公司召開2016年經濟形勢分析和經營風險預防工作會議,旨在進一步宣貫國家相關政策精神,統一思想,統一執行公司流程制度,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建立一支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思考問題、經營決策、化解矛盾、維護權益的管理隊伍。為增強針對性,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林州市國稅局裴社奇局長、林州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指導員郭曉峰同志、林州天河律師事務所任合生主任,圍繞“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私刻印章給企業帶來的危害及如何防范、打擊私刻印章行為、合同簽訂風險防范措施等內容展開。集團董事長張獻軍、副董事長李天才、王曉帥,副總經理張文兵、蔡文喜、程向前、范永兵等公司領導出席會議,集團公司高管以及來自重慶、哈爾濱、深圳、珠海、西寧等全國52個分公司負責人、經營經理、財務會計17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張文兵主持。
2015年在整體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我集團公司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穩扎穩打,取得了滿意的收獲。2016年是我們國家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決定建企生死的關鍵之年。在人口紅利、政策紅利和社會紅利消失之際,一個又一個增速再創新低,反映了行業冬天實實在在的到來了。面對新形勢、新市場及國家的一系列措施,今年我集團公司發展的整體思路是:瞄準國家發展戰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西部大開發、抓高大精尖項目、突破雙百億目標。
經營工作是龍頭,如何開展經營工作并能承接優質工程項目,是每一個大成人必須思考的問題。建筑業的寒冬已經到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家七部委都已明確了建筑業的形勢和投資重點,尤其2016年2月6日國家又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再次明確城市規劃建設的方向。集團公司對2016年業務承接范圍有以下四方面規定:
1.財政投資項目。重點公建項目(醫院、學校、部隊、政府機關、事業團體組織等等)、城市管廊建設、市政工程、土地整理、環保工程、電網改造工程、城市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高效標準農田水利、水利水電工程、園林綠化、農村公路、高速公路房建及改擴建工程等等;2.有實體產業的品牌上市公司投資的項目;3.一線城市(含省會城市)的綜合開發項目,但要謹慎選擇;4.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項目和產能過剩行業(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煤炭等)、業主非法融資進行的開發項目、較弱地方財政投資的項目等不承接,特殊情況,若資金到位,位置優越或相互熟悉信任的業主單位,經公司考察后可決定報名。
項目承接的風控流程規定如下:
在跟蹤項目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公司已有規章制度執行,必須進行項目前期調查和承包擔保制度及項目責任人的前期誠信實力調查。建筑企業的事故案例和我們自己的一些案例以沉重的代價證明了調查的重要性。所以著重對風險預警控制方面提出以下要求:1.項目前期調查:要重點落實項目投資方、資金到位情況、項目資金來源(是否牽涉非法融資)、施工難度、項目地段等詳細情況,項目超一千萬、有較大安全隱患的深基坑、大跨度、大懸挑、大空間、超高度、超高層項目必須與法人及董事會提前進行溝通,并提交項目調查報告。如未溝通擅自承接或發現有隱瞞情況的,暫扣保證金,待公司評審風險后再決定是否履行合同手續。2.履約責任人、擔保人調查:從項目的前期洽談就開始,切實加強對履約責任人、擔保人進行調查。3.加強對招標文件的審核:要嚴格執行公司《審核招標文件及合同須知》的規定,認真分析招標文件中潛在的經營風險,分析利害關系,我們一定要在源頭上(招標文件審查)把好關,絕對不能含糊,切不可為了眼前的利益,采取一些違背招標文件及法律規定的做法。
為期兩天會議為大家綜合研判了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集團公司與全國的行業公司一樣,面臨著結構優化、增速換擋的共性問題,但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集團的優勢。在未來的競爭中已不再是點對點的競爭,而是鏈條對鏈條,生態對生態的競爭。生態戰略下的競爭,考驗的不是企業單打獨斗的能力,而是抱團取暖聯合作戰的能力。和合共生的抱團戰略才是集團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集團公司目前的咨詢服務、總包施工、專業施工、勞務施工、融資投資、商業貿易等行業鏈條已基本形成。人力資源平臺、資質使用平臺、資金利用平臺、合同簽訂平臺、項目管理平臺、集團學習平臺等綜合優勢成效凸顯。集團上下加快轉型發展,建設超百億集團企業的信心更堅決,熱情更高漲,只要我們能牢牢把握機遇,勇于面對挑戰,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就一定能夠奪取轉型發展新勝利!





